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文艺作品

紧跟党的脚步前进——木铎金声 红色传承

作者: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8-18浏览次数:


紧跟党的脚步前进——长沙师范学院110周年办学记

追寻红色足迹,礼赞百年华章。110年来,长师人紧跟党的脚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如磐。

1912年3月,胸怀“教育救国”之志的徐特立,创办长沙师范。

文化觉醒,思想启蒙。在徐特立校长的影响下,广大师生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8年,为“改造中国与世界”,毛泽东、蔡和森等发起成立新民学会,熊瑾玎、陈章甫、罗学瓒等长师师生,成为其中的重要力量。1919年,为探寻救国救民的知识和真理,徐特立、张怀、罗学瓒等“长师人”,毅然踏上赴法勤工俭学之路。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长师人紧跟党的脚步,勇往直前。他们创作爱国诗,组建话剧团,参与领导学联,献身工农运动。学校1924年即建立中共党支部,更加坚定了跟党走的信仰。

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创立,赵自选、李默庵、许光达等10余名长师学子,陆续进入骑兵、炮兵、步兵科学习。毕业后,许光达等人争着干革命、争着抗日救亡、争着上解放战场……

1927年,大革命失败,一片白色恐怖,“许多共产党员离开了共产党,有些甚至跑到敌人那边去了”,而年过半百的徐特立却逆风而行,决然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熊瑾玎、沈绍藩、柳湜等“长师人”,也毅然申请入党。这一年,徐特立说服长师第三任校长、时任江西省代省长的姜济寰,策应“八一”南昌起义,为“成功打响第一枪”贡献了关键力量;起义队伍中,更有陈章甫、柳直荀、方维夏等“长师人”的身影。这一年,应刘少奇、李立三之邀,长师派出王孔嘉、陈曼之等9名学生前往安源路矿,协助开展工人运动。这一年,王耀南等长师14班、15班110余名学生,追随毛主席参加秋收起义,后又上了井冈山……

1930年12月,从苏联系统学习马列归来的徐特立,主持党的教育工作,担任苏区首任教育部长;1931年12月,周以栗创办红色中华通讯社(新华社前身),宣传党的主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57岁的徐特立,踏上二万五千里长征,成为途中最年长的红军战士。“长征女杰”刘英,在途中勇担“发动群众”重任,受到毛主席高度赞扬。

万众一心、抗日救亡。1934年秋冬,田汉以笔为枪,写就《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一首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时代战歌。1937年11月,徐特立从延安回到长沙,领导八路军驻湘办事处工作,促成统一战线和持久抗战。1938年,熊瑾玎受周恩来委派,参与创办《新华日报》,并担任总经理。柳湜主办《全民抗战》,廖沫沙编辑《抗战日报》《救国日报》,黄源洛创作反映日本侵华题材歌剧《秋子》,激励民众奋起抗战。

筚路蓝缕,薪火相传。新中国成立后,女革命家、教育家姜国仁,不做京官厅官,回长师担任校长。她牢记徐老“认真搞好幼儿教育,是共产主义事业中最光荣的任务”的殷殷嘱托,于1950年率全国之先举办幼儿师范。至今,长师培育出湖南80%以上的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为社会输送近20万名优秀毕业生,铸就了湖南“幼师的摇篮”。

2003年,学校从荷花池迁址星沙办学。长师人牢记徐特立老校长谆谆教诲,深耕学前教师教育,实现了新的跨越发展。成为全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学前师范本科院校。

2021年5月,学校召开第二次党代会,选举了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提出了打造“红色长师、特色长师、质量长师、效能长师、幸福长师”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建设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师范院校的新征程。

木铎金声,百又十年。进入新时代,全体长师人将继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扛牢“立德树人”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三个第一”的特立精神,践行“厚德博学、特立笃行”校训和“以人为本、胸怀天下,勤朴坚毅、与时俱进”的长师精神,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赓续荣光,再铸辉煌。